中国江苏网3月27日讯 市民政局的信息显示,今年淮安报考“社工师”的人数为690人。与二级建造师上万人的报考规模相比,“690”这一数字显得平淡无奇,但与去年仅125人的报考规模相比,人们不得不惊叹:“今年‘社工师’考试真是出乎意料地火!”
这一数字到底算不算“火”?算不算“出乎意料”?5倍的增长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原因?
问题一
谁是考“社工师”证的“主力军”?
“还有两个多月就要考试了,大家都报名了,最近也经常聊到这事。”昨天中午,小顾在办公室上网,浏览着“社工师”考试习题。
小顾说,自己来社区工作已经3年了,去年就报考过一次,因为没有复习、没有教材,基本上属于“裸考”,结果可想而知。在浏览习题时,小顾称,自己对今年的考试充满信心,因为从习题上看,并没有太难的东西,所考的内容主要是时事政治、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
在小顾工作的社区,今年报考的同事有七八个,他们有的是社区工作者,有的是社区网格员。社会工作的共性让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参加这次考试。
“听说以后要持证上岗了。”小顾担心,如果自己没有证,将来会很麻烦。在社区,记者看到了由市民政局和人社局联合下发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相关通知”。社区工作者说,今年报考人数这么多,与政府的推动密切相关。
据了解,目前,淮安报考的主力人群,除了社区工作者,还有高校社工专业的学生。
问题二
淮安有多少“社工师”?
“社工师”全称为社会工作师,是针对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所设立的一种专业技术职称,考试合格后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的证书。目前,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资格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三等。
“说白了就像医生、教师一样,医生要执业证,教师要教师证,从事社会工作也要持证上岗,持证的,通俗地讲就叫‘社工师’。”业内人士说,这个职业在发达国家已有100多年历史,在中国香港也已存在50多年,但在内地,却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职业。
空巢老人陪护、智障儿童心理疏导、社会慈善、残障康复、医疗卫生……这些都需要专业社会工作师施展才能。“以往从事社会工作的,都是些没有工作的人,解决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关系主要依靠经验,专业性人才严重缺乏。”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淮安已经取得“社工师”资格的人只有157人。单就数字来说,157人的规模在全省明显滞后,更关键的是这157人中还有不少是高校大学生,他们有的毕业后离开了淮安,有的最后没有从事社会工作。真正职业化的“社工师”则是少之又少。
问题三
“社工师”的待遇怎么样?
业内人士介绍,社工师全国统考始于2008年,按照现代民政指标体系要求,每万人中要有5名持证的社会工作师。按照我省相关规划,未来至少需要10万人从事专业社会工作。这是一个前景看好的职业,是社会工作发展的趋势。很显然,相对远景规划来说,690人报考只是一个相对较好的开始。
人才紧缺,前景看好的职业为何几年来依然发展缓慢?除了报考“社工师”本身有一定的门槛,社会对“社工师”的“不待见”也是造成其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
考到“社工师”能不能加薪?能不能认定职称?对于这些,小顾和他的同事们自然十分关注。但目前,他们并未找到答案。
“考到初级‘社工师’每个月加100元,考到‘社工师’的每个月加薪200-300元。”在苏北首家专业社工服务社——清河区心苑社工服务社,那里的员工已经享受这样的待遇。心苑负责人说,这是一种信号,指向的是社工的专业化、职业化。
问题四
“社工师”的岗位在哪里?
除了待遇,“社工师”的岗位开发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业内人士看来,“社工师”岗位和待遇一样,是直接影响专业社工队伍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像社区里的人,他们算是‘体制内’的了,他们有现成的岗位,考证标志着其专业能力的提升。可社会人呢?他们拿到了证,有了从事社会工作的资格,但岗位在哪里呢?”社会工作专业的小徐明年大学毕业,对此他格外关注。因为他从师兄、师姐那里得知,由于专业岗位的不足,很多“社工师”和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并未步入社会工作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应该出台配套的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工作师岗位开发,可通过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的力度,开发出更多的岗位。只有解决了待遇和岗位问题,才能让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来源:中国江苏网,记者:江安
编辑推荐:
圣才e书网提供2014年最新版社会工作者考试多媒体e书免费下载试用,详情点击查看:
2014社会工作者考试科目
|
历年真题详解
|
过关必做习题集
|
名师讲义与预测
|
圣才题库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
|
|
|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
|
|
|
|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
|
|
|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
|
|
|
|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