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山市出台文件作出规划,到2015年,中山专业社会工作者达到1500人,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目前,中山共有25家社工机构,社工总人数仅491人,因此在未来几年,中山对社工的需求量巨大。与巨大专业人才需求极为不对称的是毕业生的数量寥寥和对社工工作的误解,目前,中山有两所高校开设了社工专业,去年9月,中山学院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开设了社会工作与应急管理方向。
社工人才缺口巨大
从2009年10月起,中山启动社会工作试点工作,选择3个镇区和2个民政事业单位进行试点;到2011年,24个镇区均设有社工站;截至去年底,全市登记注册社工机构25家,目前,全市通过社工考试491人,其中2012年通过人数达253人。
市民政局介绍,根据相关要求,到2015年,中山至少建立1个市级社工人才培育基地、5个社工专业实训基地,全市社工达到1500人,每万人持证社工人数达到5人。也就是说,接下来2年时间里需要新增加1100名社工,中山社工数量非常急缺。为了缓解“社工荒”,目前,中山主要通过“社工+志愿者”,探索志愿者转化为社工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志愿者,通过学习、培训、考证等方式走上社工岗位;另外鼓励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通过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成为专业社会工作者。
在本土培养方面,鼓励中山高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目前,中山共有两所高校设置了社工专业,分别是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理工职业学院。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开设了社会工作与应急管理方向,共招了一个班80多个学生。
社工专业前景不错
“社工专业的学生进校时我们都做了调查问卷,今年招的40个学生中有十几个是听从家人和朋友的意见第一志愿就报了社工专业。这个比例比去年第一年的学生第一志愿的比例高了很多。”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姜滢介绍。
同时作为中山市心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的姜滢,也深知这个行业的前景,“现在不管是政府倡导还是社会需要,社工已经越来越重要。作为个人而言,也很有发展前景。刚毕业如果是本科可以直接考助理社会工作师证就可以承担社工的相关工作。在中山各行业的工资指导价中,社工的工资指导价是税前4000元,这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已经不算少了。工作3年后还可以考社会工作师证书,考取后可以独立接服务项目,上升到中层领导的位置。”
虽然职业前景不错,但还是有很多同学并不是很喜欢这个专业,不少同学是被调剂到该专业,中途转走也有。2011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刚开设社工专业时,录取了30人,只有23人前来报名。“主要是现在大多数人还是对社工存在误解,很多人把社工等同于义工,其实二者差别很大。社工的专业性很强,关注的是服务对象的需求,而非简单的做一两次服务。”
案例:90后社工:曾挣扎是否换专业
生于1990年的观带,2012年7月从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毕业后,他进入了民众镇社工综合服务中心,从事社工专业工作。由于大专学生要求毕业2年后才能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所以严格来说,观带还不是一名正式的社工,而他目前努力的方式是考取该证书。
观带是一名乐观易相处的年轻小伙子,他坦言,高考时候自己报的是财务方面的专业,后来是被调剂到社工专业。观带说,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很多同学都不清楚不了解学的是什么,读了半年曾经挣扎犹豫过是否要换专业。“不过后来由于专业课采用座谈案例式,我也到居委会、特殊教育学校、社工机构实习过,渐渐的就接受了。”
观带介绍,他们班35名同学,毕业后大概有3名同学没有从事社工行业,其它都在深圳、东莞、中山等地社工机构做社工工作。观带觉得,由于现在社工比较紧缺,相比于其它专业,社工专业找工作不难,而在工资方面,就目前而言,也和其它专业的同学相差不多。
观带坦言,虽然从实习开始做社工工作也有一年的时间了,但还是受经验不足阅历不足的困扰。不过,他觉得,社工这个行业能够带给他开心和满足感,通过自己的努力,孤寡老人露出了笑容,跟进个案有了变化。“我想目前我会坚持在社工岗位,助人自助。”观带说。
观点:社会建设是为社会“造血”
“现在的政府评价机制也制约了社工的发展,都是看G D P,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陈亚辉用个人来比喻社会。“看现在的财政支出就知道,社会建设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基本是经济建设的零头。这是很不健康的,这就好像一个人在努力挣钱,忽略了社会关系,身体健康。等钱挣了很多,夫妻离婚了,身体也垮了。一些领导认为社会建设就是花钱的,其实是在为社会"造血"。只有社会和谐了,群众幸福指数高了,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他山之石:香港社工专业须实习800小时
社会福利服务是“政府购买模式”,社会福利署只提供部分社会服务,绝大部分的社会服务由香港超过3000家专业的社会服务组织承担。社工虽然起源于西方国家,香港社工管理模式和运作经验也已经非常成熟。在香港,每562人即有一位社工,远超过西方国家平均每1000人有一位社工的水平。香港目前开设了社会工作系的有6所大学,学生要从社会工作系毕业,除了必须通过社工理论知识课程的考试,还必须完成800小时的社会工作实习。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