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王润林通过“民声连线”提交了多份“百姓提案”,其中,他提出的《应在“两会”设立百姓旁听席》的建议,被省政协正式采纳,在今年的省“两会”上,将设立10个百姓旁听席位,而王润林也受邀,将成为一名旁听代表。昨天,王润林再次向“民声连线”提交了29条建议,涉及养老、社会服务、市政建设、城市应急等多个方面。
一线社工应定期回炉培训
王润林在“百姓提案”中提出,应在全社会推广一线社工定期回炉培训、社工专业教师定期一线实践,以此进行双向相互提升。
他建议,由民政、教育、人社等部门牵头,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开设社会工作专业高校结对子,设置“一线社工培训基地”和“社工教师实践基地”。一线社工回炉培训提升理论水平,积极吸收社会工作新成果、新理念,带回一线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专业教师进行一线实践,在实践中找到一线服务中到底需要什么,授课更有针对性和实战性,从而实现双向互赢。积极评选认证工作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老社工为“社工导师”,向相关高校推荐为“编外辅导员”,做好社工教育“传、帮、带”,并给与一定补贴。
推行大学生乡医制度
王润林告诉记者,山东省率先在国内推行“大学生乡医”制度,鼓励“有医院实习经历”、“理论实践能力强”的医科类大学毕业生走进乡村,走进社区,到一线为百姓服务。
针对现在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有限的现状,他建议,应建立健全农村疾病预防与控制长效机制,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推动农村三级卫生网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软硬件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急救体系,积极开展疑难疾病专家远程会诊、专家远程培训,乡村医生“回炉”再教育。同时,积极推动“零差率药品”进农村社区。
如何激励更多专业人才壮大乡医队伍?如何提高社区(村)卫生室医疗技术水平?在王润林看来,可借鉴“第一书记”模式,选拔、派遣一批医术高明、经验丰富的专家、医生赴偏远地区县、乡镇、村级医院、卫生所担任“第一院长”、“首席专家”,轮换式充实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队伍。
来源:山东商报 记者:张雯雯,杨芳 实习生:李静静